日期: 2025 年 4 月 14 日

老婦人沒跌倒,竟出現壓迫性骨折!當心骨質疏鬆變成脆糖人

老年人沒有跌倒,卻出現嚴重腰痛,小心仍然有可能是壓迫性骨折惹的禍!1位74歲的婦人因腰痛就醫,醫師檢查發現雖然有骨鬆症狀,腰椎則顯示正常。經開藥返家,卻在約短短兩周後即因嚴重腰痛、需人攙扶再度就醫,經醫師檢查發現其腰椎第一節竟出現壓迫性骨折,椎體坍塌下陷僅約正常高度的1/2,且骨質密度檢查已達骨鬆程度。接受「微創經皮椎體成形術」後,終於擺脫腰痛。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放射科組長放射師侯辰芳指出,…

閱讀完整文章 老婦人沒跌倒,竟出現壓迫性骨折!當心骨質疏鬆變成脆糖人

1歲女童反覆發燒、流鼻水!竟是「頑固性川崎病」作怪

一名1歲女童近日因發燒、流鼻水及嘔吐等症狀住院,經過一系列診療後,被確診為川崎病,但經過治療後又再次出現症狀,再度就醫發現心臟冠狀動脈已經有擴大,判斷為頑固性川崎病,屬於特殊案例。醫師提醒,孩童持續發燒超過5天,並伴隨「口腔黏膜變化、雙眼結膜充血、頸部淋巴結腫大、手腳腫脹發紅、多形性紅疹」等症狀,一定要高度警覺(台中市外埔區)。 《詳全文…》

閱讀完整文章 1歲女童反覆發燒、流鼻水!竟是「頑固性川崎病」作怪

皮膚病也有重症!她一發作就膿疱爬滿身 上廁所、走路都成難題

皮膚科也有重症!今年39歲的陳小姐,學生時期就確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急性發作時全身都是細小膿疱,發高燒近乎昏迷,住院臥床長達1個月。她回憶當時膿疱甚至會長到指甲縫、屁股縫、會陰部、頭頂等處,無法好好坐著上廁所,也很難下床走路,好不容易才把疾病控制下來,沒想到懷孕時期又再度大發作,嚴重到引發敗血症,差點失去生命(南投縣中寮鄉)。 《詳全文…》

閱讀完整文章 皮膚病也有重症!她一發作就膿疱爬滿身 上廁所、走路都成難題

最新十大死因「癌症」連42年居冠!脂肪肝變沈默殺手⋯這些習慣害慘!

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出爐!衛福部今(6/17)公布「11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其中癌症(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居前三名;新冠肺炎由原本的第三名降至第六名;癌症則連續42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且有87%的癌症死亡患者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 最新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2年居冠!每4人就有1人死於奪命閻王 根據衛福部<11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112年死亡人數為20萬5,575人,較111年減少…

閱讀完整文章 最新十大死因「癌症」連42年居冠!脂肪肝變沈默殺手⋯這些習慣害慘!

04月15日 成功是對事情的熱愛

「成功是對事情的熱愛」,這句話簡潔而深刻地揭示了通往卓越境界的核心要素。它並非僅僅強調努力或天賦的重要性,而是將內在的熱情視為點燃成功的火種。當我們對所做的事情懷抱真摯的喜愛,便能激發出源源不絕的動力、堅韌的毅力以及無窮的創造力,最終引領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 熱情是成功的催化劑。它如同引擎的燃料,驅使我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當我們熱愛自己的工作或事業時,便不會將其視為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在其…

閱讀完整文章 04月15日 成功是對事情的熱愛

他腳發黑爛掉!「糖尿病足潰瘍」截肢風險24% 醫曝難癒合原因

台灣糖尿病盛行,南投一名50多歲男性有多年糖尿病史,因長年赤足務農、雙腳泡水,忽略糖尿病足治療,在家中自行塗藥導致大拇趾傷口惡化,直到腫脹發黑才緊急到南投竹山秀傳醫院清創並轉介外科,感染得到控制後及早介入糖尿病足潰瘍新式乳膏,一周僅回診一次就順利癒合(台南市中西區)。 《詳全文…》

閱讀完整文章 他腳發黑爛掉!「糖尿病足潰瘍」截肢風險24% 醫曝難癒合原因

60多歲男罹「攝護腺惡性腫瘤」! 完整切除5天出院

一名60多歲男子平時身體健康,雖有高血壓但有定時服藥,年初進行健檢時,卻意外發現攝護腺指數偏高,進一步確認為「攝護腺惡性腫瘤」。醫師透過達文西前列腺切除手術,完整將患者的惡性腫瘤切除,且從住院開始到出院,僅5天(新竹縣竹北市)。 《詳全文…》

閱讀完整文章 60多歲男罹「攝護腺惡性腫瘤」! 完整切除5天出院

厭食症的隱形枷鎖:身心同步療癒,從飲食失序走向心靈解放

一名高三女生,認為自己長得不夠漂亮,只有 36 公斤仍然覺得自己體重過重,刻意節食減重,讓體重不斷下降,甚至月經停止,他的父母非常擔心,卻不知道如何是好。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王明鈺指出,上述個案是他臨床上的患者,當時經診斷為厭食症,且住院約 2 個月多月,調整個案的營養補充、心理諮商,靜脈注射和藥物治療,體重逐漸增加,並且順利考上某大學社工系。出院後,該個案進入大學住校,跟同學…

閱讀完整文章 厭食症的隱形枷鎖:身心同步療癒,從飲食失序走向心靈解放

巴金森治療曙光:個人化深腦刺激,精準調控重現生活品質

深腦刺激手術是目前治療巴金森氏症最有效的手術方法之一,它是針對藥物無法有效控制患者時,透過植入式神經刺激裝置將電極植入患者大腦,發送輕微電刺激,調整異常大腦發電,緩解動作異常,但就像一直開著固定電量,有時候病人狀況好,不需要那麼多電,變成是一種不必要的干擾。台中榮總巴金森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郭怡真醫師分享最新神經醫療進展—適應性深腦刺激技術(Adaptive DBS,簡稱aDBS),可以自動調整電刺…

閱讀完整文章 巴金森治療曙光:個人化深腦刺激,精準調控重現生活品質

喝酒臉紅不是代謝好!可能是「酒精不耐症」 醫:增加罹癌風險

台灣約有49%的人口具有酒精不耐基因,這一基因導致肝臟缺乏乙醛去氫酶,無法正常將酒精的乙醛成份代謝轉化為乙酸,以致乙醛長期累積體內,增加罹患各種疾病及癌症的風險。為提高民眾對此問題的認識,酒精不耐症協會理事長陳哲宏博士帶領馬偕醫學院的醫學生,來到本院進行酒精衛教,推動正確認識「酒精不耐症」並宣導「5月9日台灣無酒日」(雲林縣麥寮鄉)。 《詳全文…》

閱讀完整文章 喝酒臉紅不是代謝好!可能是「酒精不耐症」 醫:增加罹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