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 年 6 月 3 日

容易被忽略的癌症「神經內分泌腫瘤」

  有一種腫瘤卻是可能發生在全身各處,早期沒什麼明顯症狀,等到有症狀又沒有特異性,因此常被誤認是其他病症,那就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什麼? 神經內分泌細胞兼具神經細胞與內分泌系統的特性,可以進行神經傳導,同時也能分泌荷爾蒙,分佈在甲狀腺、肺、胰臟、腎上腺、胃、小腸、大腸、直腸、子宮與卵巢等;這種腫瘤大約有 50 ~ 60 %是…

閱讀完整文章 容易被忽略的癌症「神經內分泌腫瘤」

全球陰莖勃起長度新排名 最後一名不是南韓

「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組織近日公布數據,稱全球男性的「陰莖勃起平均長度」落在12.9公分至13.92公分之間,且研究表明不同國家(或不同種族)的平均陰莖尺寸比想像中的更小、差異也不大,其中台灣男性陰莖的平均勃起長度為12.50公分,在全球142個國家中排名第117。 做到一半軟掉吃什麼  陽痿可以根治嗎,從治療方法到生活習慣的建議 根據這份報告,「世界人…

閱讀完整文章 全球陰莖勃起長度新排名 最後一名不是南韓

夜間勃起!他睡覺翻身「GG折斷了」 啪一聲被痛醒超崩潰

▲一名男子在睡覺翻身時折斷陰莖。(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突尼西亞開羅安(Kairouan)一名27歲男子睡覺時勃起,翻身後隱約聽見「啪一聲」,竟然當場被痛醒,這才發現陰莖折斷了。《國際外科雜誌病例報告》刊登此病例研究時指出,男性陰莖出現2處明顯骨折,實屬相當罕見的情況。 伊本.賈扎爾.哈薩克塔爾醫院(Ibn El Jazzar Hospital)的醫師表示,根據掃描檢查結果,男子罹患醫學上俗稱的…

閱讀完整文章 夜間勃起!他睡覺翻身「GG折斷了」 啪一聲被痛醒超崩潰

GG硬不起來? 醫推6大飲食指南:壯陽又護心血管

飲食對於勃起功能障礙的預防和改善扮演重要的角色。義大醫院泌尿科醫師黃維倫表示,想增加勃起功能,建議可多吃地中海飲食、抗氧化食品、一氧化氮食物、適量咖啡因攝取、少碰酒精、高脂食物等。其中一氧化氮食物,可促進血管平滑肌擴張及血流灌注,有助於勃起功能,所以建議可多吃大蒜、黑巧克力、葉綠素豐富的蔬菜、水果。 黃維倫在臉書專頁「U and泌的鳥醫師.黃維倫」與網站發文指出,想要維持勃起功能,除了參考飲食指南…

閱讀完整文章 GG硬不起來? 醫推6大飲食指南:壯陽又護心血管

06月04日 懂生活的人,終將找到幸福

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輕鬆,懂得遺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關懷的人找到朋友(苗栗縣西湖鄉)。

閱讀完整文章 06月04日 懂生活的人,終將找到幸福

2024桃園電影節開幕 張市長期勉將臺灣優質電影推向國際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6)日下午前往中壢區,出席「2024桃園電影節開幕式」,張市長表示,桃園電影節不僅是桃園的在地盛事,更是具有桃園味的國際影視活動,透過電影節將國際上的精彩好片帶入臺灣,並將國內的優質電影推向國際,未來市府會持續與國際友人及影視圈的好朋友共同努力,讓桃園電影節的名聲更加響亮。 張市長指出,本次桃園電影節邀請描述義大利二戰後生活的《我們還有明天》,以及具有深厚臺灣本土文化的《念念眷…

閱讀完整文章 2024桃園電影節開幕 張市長期勉將臺灣優質電影推向國際

突冒「6警訊」=血糖太高!勃起障礙也中了 不控制心腎病變

▲血糖過高若不控制,長期會導致血管、神經甚至心腎等器官病變。(示意圖/pixabay) 一位中年男性日前常抱怨身體不適,包括頭暈、口渴、體重下降,原以為是工作壓力造成的現象而不以為意,不料這個月初昏迷被家人送至急診,發現血糖竟高達1500,是正常值約15倍! 易忽略非特異性症狀 6大高血糖警訊 許多看似常見的症狀其實都有可能是血糖高導致的結果。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許惠春醫師解釋,診所時常遇到病…

閱讀完整文章 突冒「6警訊」=血糖太高!勃起障礙也中了 不控制心腎病變

上班族小心陽痿!研究:多用1.2小時電腦 勃起障礙風險增3.6倍

▲坐在電腦前太久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風險增加。(示意圖/CFP) 這項研究報告20日被刊登於美國與歐洲男性學醫學會的《男性學》期刊,由中國海軍軍醫大學的上海長海醫院團隊針對使用電腦、看電視、開車等日常休閒久坐行為,與陽痿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分析。研究使用了20多萬人的遺傳基因、荷爾蒙變化、精神狀況與久坐行為等數據。 結果顯示,休閒時使用電腦的遺傳易感性越高,男性陽痿的可能性就越大,每增加1.2小時使用…

閱讀完整文章 上班族小心陽痿!研究:多用1.2小時電腦 勃起障礙風險增3.6倍

高齡產婦增多!留意「產後照護新制」醫推「3招提高懷孕成功率」

社會高度發展,生活在晚婚晚育的時代,結婚生子每一步安排好並跟著計劃走,已經是時下年輕人的共識;醫師提醒,若雙方已有結婚、生子的共識,便可以安排相關的醫學檢查,會建議提早安排,是因有些檢查需較長的報告等待時間,倘若檢查結果異常,也會需要充足的治療及調養時間,提早發現,便可於孕前從容解決,掌握安排後續生育計畫。 國泰綜合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陳俐瑾指出,除了身體檢查,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調理也很重要。可掌…

閱讀完整文章 高齡產婦增多!留意「產後照護新制」醫推「3招提高懷孕成功率」

總是難以懷孕?男女都有責任!中醫師建議落實 5 方法助好孕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人不孕症的比例為 10〜15%,平均每 7 對夫妻就有 1 對不孕。此外,國健署 110 年度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報告,35 歲試管嬰兒成功率落在 45% 至 50%,40 歲以上則為 20% 左右。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吳炫璋表示,造成不孕的原因很多,除了年齡之外,問題可能來自男方或女方,甚至兩人都有狀況。長期無法順利懷孕的民眾,可先尋求西醫進行相關檢測,了解造成不孕的可能原因…

閱讀完整文章 總是難以懷孕?男女都有責任!中醫師建議落實 5 方法助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