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 年 6 月 16 日

牙線棒超多人都用錯!牙醫示警「3NG動作」:別再幫牙菌斑搬家

吃飽飯後因為牙縫卡菜渣,你也會使用「牙線棒」剔牙嗎?但牙醫師許家榕表示,大多數人的使用方式都是錯的,例如像鋸刀一樣前後拉,清完一顆牙沒經過清洗,再接續清其他牙齒,殊不知菜渣沒清乾淨,卻在幫牙菌斑搬家!醫師點出3個使用牙線棒的NG動作,並示範正確的使用方式,以防止牙肉受傷、蛀牙! 樂威壯 牙線棒3大NG動作別做!醫:不要再幫牙菌斑搬家 為了口腔健康,大家都希望不要蛀牙,偏偏飲食與清潔習慣最容易成為蛀…

閱讀完整文章 牙線棒超多人都用錯!牙醫示警「3NG動作」:別再幫牙菌斑搬家

恩愛不到1分鐘結束!她嘆4年都這樣不解男友1習慣

一名女子與男友交往了四年,平時感情融洽,卻在性生活上遇到了困擾。每次親密接觸,男友都在不到一分鐘內射精,但女子發現男友每天都會自慰,令她十分不解,「我的幸福也很重要呀」。 ▼原PO與男友平時相處融洽,但進行性行為時男友總是不到一分鐘便結束。(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必利勁 原PO在Dcard上發文,坦言與男友交往四年,「每次恩愛,男友都進去大約不到一分鐘就出來了」,男友對此表示只是太敏感。然…

閱讀完整文章 恩愛不到1分鐘結束!她嘆4年都這樣不解男友1習慣

老師聲音沙啞「燒聲」,「這個」是禍首!醫籲:4種症狀提高警覺

教職員也有職業病,尤其是每天說話時間太長,尤其容易聲帶萎縮、老化!1名40歲的王老師(化名)因職業緣故,近十年來,幾乎每天都需要說話超過5小時以上,最近發現聲音越來越沙啞,甚至失聲;經過內視鏡檢查發現雙側聲帶萎縮,發生提早老化的現象。不只是王老師,每年到了暑假有不少老師都因同樣困擾前來求診;另外,有也許多大學生在暑假結束前會因為「鴨嗓」前來就醫,一經詢問都是長長暑假跑攤開心歡唱用聲過度所致。 威而…

閱讀完整文章 老師聲音沙啞「燒聲」,「這個」是禍首!醫籲:4種症狀提高警覺

酒精會導致勃起障礙?勃起障礙會導致不孕?勃起障礙必知5件事

研究指出,40歲至70歲男性有超過半數,可能存在勃起障礙問題。有時雖然能夠勃起,但硬度低、時間短暫,也常讓生活產生困擾。對於勃起障礙形成的原因與帶來健康的影響,一般人也存在不少迷思,像是「酒精會導致勃起功能障礙嗎?」、「勃起功能障礙會導致不孕嗎?」等,恩主公醫院泌尿科高銘鴻醫師以下揭開關於勃起障礙必知的5件事: 威而鋼100mg 勃起障礙必知的5件事 Q1:勃起功能障礙代表其他健康不良? 有可能,…

閱讀完整文章 酒精會導致勃起障礙?勃起障礙會導致不孕?勃起障礙必知5件事

06月17日 點滴行善亦能有深遠影響

我一個人無法改變世界,但我可以投擲石頭於水中激起延綿漣漪(花蓮縣吉安鄉)。 ——德蕾莎修女

閱讀完整文章 06月17日 點滴行善亦能有深遠影響

愛愛太嗨一下子就射…女友秒變臉!醫曝6招能延遲高潮

這篇文章報導了一份「台灣男性的持久性福調查」,指出大部分受訪男性期望在性愛過程中能夠維持至少3分鐘以上,但實際上只有32%的男性能夠達到這樣的時間,36%的男性甚至只能撐不到1分鐘,因而逃避性行為。文章引用了泌尿科醫師黃冠鈞的觀點,黃醫師提到了預防早洩的6個方法。 必利勁 這篇文章以一份調查結果作為開頭,有助於引起讀者對性愛持久力議題的關注。調查結果顯示,很多男性對於性愛時間有一定的期望,但實際表…

閱讀完整文章 愛愛太嗨一下子就射…女友秒變臉!醫曝6招能延遲高潮

「2024宜!蘭新創力競賽」得獎名單揭曉 展現宜蘭新創力

記者張金燥/宜蘭報導 為鼓勵青年創業,透過參與微型創業競賽挖掘潛力團隊,今年宜蘭縣政府再次攜手國立宜蘭大學,共同舉辦「2024宜!蘭新創力競賽」。歷經初選、培訓及決賽角逐,得獎者名單於於21日揭曉,並由林姿妙縣長及國立宜蘭大學謝昌衛副校長親自頒獎!    「宜!蘭新創力競賽」今年為第3屆舉辦,每年規模都持續擴大,並力邀全宜蘭縣具新創潛力的青年團隊參賽。競賽宗旨為提供青年實踐創意、發揮所長的平台,培…

閱讀完整文章 「2024宜!蘭新創力競賽」得獎名單揭曉 展現宜蘭新創力

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於 90mg/dL」不宜駕駛

隨著使用藥品後造成的交通事故新聞逐漸增加,大眾對用藥後衍生之交通安全也日漸重視,糖尿病病友駕駛安全議題也引起廣泛討論。開車是一個必須保持高度專注力的行為,然而,低血糖卻會降低駕駛人思考和快速判斷的能力,以致提升事故風險,因此醫師及藥師都呼籲,如果駕駛人有糖尿病,建議開車時要攜帶血糖機、血糖試紙以及可以提升血糖的小點心,且駕駛前務必先自我檢查血糖。 糖尿病者開長途車千萬別空腹!開車時「測血糖再上路」…

閱讀完整文章 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於 90mg/dL」不宜駕駛

高齡也可做主動脈剝離手術!「跨專科團隊照護」是關鍵

年屆百歲的病人也能做手術治療嗎?一名近百歲的老先生,因患有急性主動脈剝離,醫療團隊運用血管吻合技術,有效降低術中出血風險,歷經 8 小時的奮戰,順利完成手術。 不過,北醫附醫院長暨心臟內科醫師施俊明表示,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的醫療需求日益增加,醫療決策不再單憑年齡數字,更須綜合考量功能狀況、個別需求及病人意願。因此,現在已經有心臟內科及骨科擬訂高齡友善臨床照護指引,並積極推動病人回饋指標…

閱讀完整文章 高齡也可做主動脈剝離手術!「跨專科團隊照護」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