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 年 12 月 5 日
以《阿鴻上菜》節目紅遍大街小巷,有「台灣美食天王」之稱的陳鴻深受民眾喜愛。今年60歲的陳鴻神采奕奕,不僅頭髮茂密、肌膚光采動人,身材也保持年輕體態。而他日前上健康節目《聚焦2.0》分享清腸排毒、養生方式,包括每早喝「蕃茄醋陰陽水」、每天練「浴火鳳凰腰瘦操」通脈絡,都是健康妙招。 陳鴻每早必喝「蕃茄醋陰陽水」助清腸!排宿便不便秘,成本不用5塊錢 陳鴻於節目透露,他超凍齡的秘訣之一,就是「每天洗腸子」…
北市一所私立幼兒園爆發毛姓園長兒子涉嫌性侵、猥褻女童案。許多家長看到新聞相當擔憂,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藍挹丰說,對於孩子的情況可從生活、情緒、睡眠狀態觀察,假設惡夢頻繁,可能要了解原因、夢的內容,理解孩子發生的事情;並營造「保護」、「信任」的環境,千萬不能以「責備」的方式(台中市大肚區)。 《詳全文…》
知名作家瓊瑤的離世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她生前遺書與影音內容被媒體廣泛報導。對此,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沉痛呼籲大眾重視長者自殺議題,並提醒媒體報導應遵循八不六要,避免詳細描述自殺方式與遺書內容,以免引發模仿效應。 長者自殺問題不容忽視 長者(65歲以上)自殺率在台灣居所有年齡層之首。造成長者自殺的原因多樣,包括健康狀況惡化、喪失社會角色、親人過世等因素,這些都可能加劇負面影響。隨著社會邁入高齡化,長者自殺…
根據國健署 106 至 109 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平均每 3 位兒童及青少年中,就有一位體重過重。現代飲食多元,肥胖儼然成為文明病,不過在琳瑯滿目的食品背後,其實國民隱藏著「營養不均」的危機。 外食族要當心!營養失衡恐致疾病 在繁忙的生活步調中,一塊麵包能在幾口內迅速解決一餐,是許多人無暇用餐時的良伴。不過,藥師王淑姿指出,麵包、蛋餅等早餐選項,大多都以精緻澱粉為主要組成,如此的飲食習慣,長期下…
2024年5月起,健保署開始有條件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用於癌症診斷與精準用藥,對癌症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但給付原則是終身僅能使用一次,因此何時是最佳檢測時機?至為重要。為此,台灣癌症基金會發行衛教手冊,幫助民眾做出正確的選擇。 近幾年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發展,為癌症治療帶來重大突破。透過檢測致癌基因的變異,選擇合適的標靶藥物,已成為臨床…
2024 台灣醫療科技展今 (5) 天登場!隨著台灣在智慧醫療、再生醫療、精準檢測、生技醫藥及尖端醫材五大領域的持續深耕,塑造了健康服務的未來形態,促進亞太地 區成為全球醫療創新和健康管理的中心。 智慧醫療:AI 與數據技術助推醫療革新 智慧醫療的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醫療服務的形態,特別是在 AI 技術驅動下,成為促進大健康產業轉型的重要一環。 宏智生醫「SEA 腦波壓力評估系統」透過紀…
癌症,持續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這個令人膽顫心驚的疾病,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為癌友的生命帶來新希望。2024 台灣醫療科技展展現 6 大癌症治療新科技,一掃癌症這個健康陰影。 AI 技術成早期發現利器,引領癌症診斷革命 癌症的早期發現與準確診斷是治療的關鍵,AI 技術正成為醫師手中的利器。台北榮總「肺癌淋巴結轉移 AI 輔助判讀」大幅提升了微小轉移病灶的檢測靈敏度,有助於提升治療效果;此外,更建立…
還在用老方法救治病患嗎?當醫療碰上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和全自動化,未來已經悄然改變!從 AI 輔助診斷到智慧手術模擬,這些科技正重新定義醫師、藥師、醫檢師與護理師的工作樣貌。 元宇宙提升手術精準度,AI 揪出早期病徵 面對複雜的手術,醫師對影像的理解遠超病患,但如何讓病患「看懂」成為重要挑戰。台大醫院「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將 MRI 與 CT 二維影像轉化為 3D 模型,結合虛擬實境 (VR) 技術…
肥胖不只是體型問題,更會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醫師表示,台灣超過8成糖尿病有過重或肥胖問題,臨床上稱之為「糖胖症」。根據健保資料,糖尿病患者中約4成男性BMI>25,女性的超標比例更達4成以上。 從上述數據顯示,肥胖已成為糖尿病與高血壓等疾病的隱形殺手。國泰綜合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莊海華表示,國外研究顯示,糖胖症會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壓、中風等風險,甚至死亡風險都高出體重正常的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