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3.0再升級:八大目標解析,出院銜接與多元服務打造完善照護網

全世界諸多國家都面臨高齡少子化的問題,台灣的人口發展趨勢也不僅是長者多,青壯人口數也在下降。而政府因應而生的長照 2.0 計畫,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認為,盤點後有 8 項問題是在長照 3.0 可改善的,而長照 3.0 更有 8 大目標盼能達成


超級犀利士

呂建德說,目前全球最嚴重 2 個區域,一個是東亞、另一個是南歐。但他觀察日本的情況,超高齡的曲線圖可能到了 2032 年會出現平緩的情況,而台灣因為戰後嬰兒潮,在 2025 年曲線雖是上升,但到了 2045 年就會開始出現平緩。這之中會出現問題,像日本而言,機構蓋了許多,但屆時可能會難以消化,也就是說,雖然現在是上升期,但要留意這個狀況並非永遠持續的。

「長照 3.0 」8大目標 衛福部:盼整合醫療及照顧

呂建德提到,長照 3.0 是建立在長照 2.0 的基礎,因此在 3.0 的計畫上,未來希望可以強化醫療及照顧的整合方向,內容包括「健康促進」、「醫療照顧整合」、「積極復能」、「提升機構量能」、「強化家庭支持」、「導入智慧照顧」、「落實安寧善終」及「人力專業發展」等 8 大目標。

呂建德指出,除了十分鐘照顧圈、醫療長照無縫接軌、也擴大服務對象,在急性後期照護,不分年齡失能者均可使用、並提高中重度失能住民補助至每人每年最高18萬,也提供夜間照顧服務、也新增智慧科技輔具租賃,並落實安寧善終。

對於長照 3.0 的狀況,呂建德認為,要先盤點 2.0 的問題作為基準,因為這些都是下個階段需要處理的。他提到 8 個狀況,包括老年人口的不健康餘命需縮短,另外出院準備時間也要減少、強化恢復自主功能、提高住宿機構品質、夜間服務、科技輔具輔助、安寧善終及長照勞動力的問題,都需要進一步加強。

呂建德提到,投注在長照 2.0 的經費、人力、據點及薪資確實都是成長的。但未來以「出院準備時間減少」為例,過去設定準備時間縮短至 4 天,而長照 3.0 的設計希望是「-1 天」,也就是說在出院前,照專擬定所有照護計畫,讓後續準備可以無縫接軌,包括中間的中介機構,像是在物理治療或地區醫院的長照床位,待一段時間完成復建,達到復能後再成功返家。

呂建德認為,這同時也可達到長照勞動力的維持,減輕對國際移工的依賴,因為人力並非源源不絕的。

長照司補充,在積極復能中,仍會期待個案從醫院返家的中間,可有一個緩衝期,以中風患者而言,就需要物理治療或是職能治療的介入,最終達到生活自理的能力,但家屬可能也需要協助,因此不只是幫助個案,某種程度也是協助、教育照顧者如何照護個案(宜蘭縣南澳鄉)。

Author: 林添來